《维梅尔的帽子》读后感

发布于 2022-05-05 11:10

《维梅尔的帽子》读后感

242dd42a2834349b47fa4bcec9ea15ce37d3bef8.jpg

原创: 方琼 相思湖史学社

在本周粗略地阅读了卜正民的《维梅尔的帽子》,来谈谈这本书好在哪里。

卜正民笔下的维梅尔,是一位艺术史上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画家。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关于17世纪历史的细节。作者独特的视角,从维梅尔遗留下来的画作着手,通过那一个个17世纪有代表性的物品和人,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进而描绘出萌芽时代的全球化经济。

本书一开始回溯“著作缘起”,作者自陈是因为20岁时骑车漫游,在维梅尔的故乡荷兰台夫特摔了一跤,因此摔出无尽灵感。但是我觉得这是作者故意的:将画中的几样物品物如东印度公司的仓库、军官的海狸皮帽子、读信妇女身边的青花瓷器、列文虎克手旁的世界地图、以及烟斗、银币、小黑奴和“东方三博士”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布局之用心、构思之巧妙,令人叫绝。书中最后的封页史学家汤姆•斯坦迪吉说到:“我自己怎么没早想到这点子”。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是以画中的东西为一个引子,然后开始用作者的博大知识库构建一条线索,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

世界贸易,本身乃是一种交换。白银作为一种商品和资本,其流动乃是因为资本家逐利的结果因为中国的东西比欧洲的便宜,可以倒卖。于是,白银就从美洲,辗转来到中国。而白银作为财富,有着刺激经济的作用。所以,当白银来到中国后,虽然有些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但却也同时刺激了中国的经济,甚至在奢侈品方面可能会造成泡沫也说不定。同时,欧洲的白银外流,这也让他们的经济显得不那么好过因为市场萎靡了。接着就是思考如何让白银回归,根据贸易的相对生产力的规律,只有让别的商品打入中国,才能扭转这种以白银作为优势商品的局面。可以知道当时国外盛产白银,而中国生产其他商品。这样一来,世界的白银就很容易流进中国。然而,要防止白银过度流入中国,流通到欧洲的只剩下茶叶、药材。白银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而本身又一直处于出超的不利地位。所以只有鸦片,才能扭转自身经济劣势。

《台夫特一景》中的东印度公司正是17世纪最具标志性的事物之一,它代表着穿梭在世界各地的荷兰,无数的荷兰人为了财富与荣誉,开始踏向未知的征途,整个世界开始慢慢融合。台夫特是网络中心最大的珍珠,它时时映照着美洲、亚洲、欧洲、特别是远方的另一颗大珍珠:中国。台夫特不仅有维梅尔,更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台夫特商会,在1595年至1795年之间,近一百万人依附于东印度公司,怀揣着“中国梦”,踏上了从荷兰到亚洲的海上之旅。作为汉学家的卜正民,质疑一向流行的欧洲中心论,肯定了中国是16-17世纪海洋贸易的终点。《维梅尔的帽子》中的那顶帽子将我们带到17世纪的北美洲,在这里,两种文化既冲突着又互相磨合:带给欧洲人财富,带给土著人先进的文明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灾难。这是个矛盾的世纪,却也是一个冒险与刺激的世纪。《一盘水果》中的那个盘子正是中国的象征,是17世纪欧洲对中国奢侈品的渴望的象征。通过这个瓷盘,我们回溯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贸易。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荷兰人对东方奢侈品的欲望得到满足,中国人在这个渐渐开放的世纪里也开始对瓷器的生产进行调整以适应外国人的习惯,由此可见,贸易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中国人还是缺乏面对的世界的勇气,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外来的人,对新生的事物充满着惶恐与惧怕,尽管有一少部分人开始了解世界,可终究改变不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地理课》中的人物再现了17世纪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他们,将那些冒险家或者商人带回来的信息转化为地图或转化为知识留存下来,为更多出去的人服务,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因此也才会有更多中国的物品,譬如瓷器、丝绸之类的被运往欧洲。而对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外在的始终是外在的,即使看到,除了表示或惊恐或好奇以外,中国人始终没有产生去探索世界的欲望。海洋文化对农耕文化的胜利可见一斑。曾经如此崇拜中国文化、争相学习东方品位的西方人,若干年后用大炮和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将中国强行拉近世界贸易的网络。《吸烟学校》中那个吸烟的老头让我们看到了17世纪全球化的产物—烟草。烟草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的全世界。文化在转眼间就盖头换面,人们也变很快忘了转换前一刻文化的本来面貌。不得不说,除了烟草,人们很难再找到第二种物品这样大范围的改造了各种文化。作者还带我们回顾了烟草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并谈到了烟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烟草发展到19世纪,与鸦片的结合,甚至一度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沉沦。直到今天,烟草在各个国家仍是大宗消费物品。我想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自己民族不吸烟的那些过往面貌。《称量白银》带我们认识到17世纪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一环—白银。作者介绍了整个世界是如何通过白银联系在一起,正如瓷器是西方渴望的东西一样,白银是当时的中国唯一渴望的商品,因而17世纪很大一部分白银都流向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个相互交换、交往的过程中,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便渐渐有了雏形。《旅程》介绍了来往于世界各地的人,特别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遗留在当地的外国人,于是不同种族肤色的人便渐渐融合在一起。正如作者所说,“不同文化出身的人结伴同行,走在阴暗的大地上,迈向不可知的未来。”这是对17世纪的人再贴切不过的描述。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欧洲人对财富的热情和对未知直的求知欲,更能明白当地人被征服的无奈与痛苦,但是世界开始渐渐成为一个主体,人们的交往渐渐扩大,各地的物品互相流动。毋庸置疑,欧洲人是17世纪最大的赢家,就整个世界而言,也不见得是个坏事。但是,高峰低谷,都在所难免,所以总有人为之牺牲。北美的土著人是这样,发展到后来的中华民族还是这样。贪欲、贸易、资本、文化转移、人力流动、商品流通,这全球资本主义的雏形已经编织出一张因陀罗网,将世界一网打尽。同样,用这些隐形的线索串联起史料的珍珠璎珞,珠玑琳琅,耀人眼目。可以指出,卜正民的描写是非常华丽的,可悲的是翻译本和校对似乎缺乏对话,又删去了索引和参考文献,把一部历史学著作变成了一部令人将信将疑的文学小说似的作品。

不过话又说回来,图像证史是一个新的思路,但是图像本身也在建构历史。我的一个反思就是“方法”和“方法论”有什么区别:可能“方法”是一种训练,就是让你朝着什么方向走。比如怎么看历史事件、怎么写历史文章。在讲到历史学方法的时候往往把它当作是一门技术,掌握了技术徒弟就能出师了。而“方法论”所要表达的可能就是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谁是最好的,方法论不是一套现成的理论,而是要自己去探索。方法论是个特别大但并不是空洞的东西,卜正民正是靠着这点,以小见大地让我们了解从小视角也能看到大世界。卜正民不仅仅是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写这本书,他更考虑到了读者是谁: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完全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完全打动读者,也就是“让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起来”。书里面,通过细微物件就能折射出大世界,可是我们明清以来也存在别国的物器怎么就没有人写得出来呢?